DSC_6344-1

年假期間回了一趟台南老家
也跟著妹妹的腳步 好好的玩了一趟台南
終於~~一直被稱為"假台南人"的我 也到過台南市的景點了...XD

在年初二晚上到了台南新的景點-月津港去賞燈
這個燈會是從去年開始的,晴兒去年也有去
和去年相比,感覺上人潮更多,攤販更多了~~
在老街這端比起去年熱鬧許多,這點很好~~
畢竟對於觀光客來說,如果可以有的吃有的逛,感覺上會更豐富。
DSC_6071-1

DSC_6072-1

DSC_6076-1-2

DSC_6075-1

但在燈的部份,感覺上和去年差不多耶~~~
比較大的驚喜是在主燈的"霧中尋月"的部份
它是用很多傘組合成的一個裝置藝術~~
DSC_6104-1

DSC_6092-1  

這個月河去年也有
不過這個部份在去年我就已經很喜歡了....
在河上有著像是月亮的倒影燈籠...很有意境
DSC_6116-1

 

在樹間也有都著小燈泡
除了可以權當照名以外,也增加了氣氛
DSC_6141-1

每個燈飾旁都有說明
讓觀看的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其中的意涵
DSC_6148-1

 

這次一共有10組主燈,相關介紹如下

主燈1「南城追月」以夜空下的臺南創作,將月型裝置結合不規則明滅的律動,透過光線映照在湖邊水面上的光暈,加上夜晚河岸邊的水氣,使月亮在流動的霧氣中,呈現若隱若現、幻影迷蹤之感。
主燈2「月河」以月津港為意象,將月亮球燈的排列組合形成黃橙色的漁火點點,在靜謐的湖面上排列成月光微微閃爍的曲線型態,散步在月津港夜晚的湖岸旁,遙想月津港漁火點點的昔日美景。
主燈3「月光漣漪」以七股潟湖為意象,以線性燈具在湖面上,創造出同心圓排列水漣漪交錯明滅的意象,表現月光灑在七股潟湖上,魚群在湖面下發出氣泡,湖面幻化出漩渦形態的美麗漣漪。
主燈4「月相河津」以古鹽水城設計,夜晚散步於月津港河畔時,月色倒影映在湖岸,好似照映出昔日鹽水城內曾經的繁華,與過去的熱鬧喧嘩之景,現今鹽水城市街內所殘存古城牆的優美裝飾,告訴世人從前的繁華, 透過月相盈虧、變化,表現時間的流逝,感受歲月如梭、似箭。
主燈5「旅人的記憶」以臺江國家公園為發想,一艘迷漾的歐式小舟,靜靜地停泊在湖面上,讓觀者轉換至早年臺江內海的場景之中,感受超現實且無止盡的詩意氛圍。
主燈6「南城載月」以臺南五條港意象,呈現湖岸中的小船,滿載著五條港的縮小城市街道,小船上載著大月亮,從不同的角度觀看,月亮中藏有許多的街道小巷,似乎聚落的繁華映在月裡。
主燈7「夢中的家鄉」以記憶中的臺南為意象,臺南昔日的老照片幻化為一紙紙剪影,透過光線不規則明滅的律動呈現出若隱若現的效果,好似忽然回憶起重要之事卻又一閃即逝之感。
主燈8「雲散月明」呈現悠緩閒適的生活感,以王明蘅教授詩句,結合月型裝置於湖面之中。讓波動的湖水,映著若隱若現的月影及詩句,給與觀者無垠的想像及詩意。
主燈9「觀照」以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為意象,台南是「水」城市。運河緩緩述說台南人的故事,烏山頭水庫成就嘉南平原。以投影與折射結合自然元素與百月,產生真實與幻影的效果,我們的世界是介在真實與夢之間。「觀照」靜靜與存在連結享受生命的喜悅。
主燈10「月夜神隱」呈現曲折蜿蜒的巷弄空間,漫步在臺南錯綜複雜的巷弄中,常令人不知身在何方,但同時在這段迷失的旅程中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。因此,以「月亮神隱」主題燈,藏匿將在月津港燈區的之中。如同老牌卡通尋找威利,藉由尋找的動作來發掘作品與周圍環境的關係,提供參與燈節的民眾與作品有更多互動的方式。

出處 http://tour.tnc.gov.tw/news/index-1.php?m=&m1=4&m2=12&id=4149

有別於以往燈會的民俗氣份,月津港的燈節多了一份浪漫與文化,大家有空可以一起去走走唷!!!
這回因為是初二晚上去,真的是人山人海,所以真的有影響我的拍照意願..
幾個景點拍一拍就離開了,現在看看別人的照片...我後悔了....應該帶腳架回去拍的
明年等我再來挑戰啦!!!!

展區地圖
812620_422543131161790_1340588079_o  

月津港燈節官網 http://culture.tainan.gov.tw/news/index-1.php?m=9&m1=3&m2=12&id=4149
交通:火車至新營有接駁車/開車於新營交流道下後往塩水方向,沿路都有指示牌

 

再來就是假台南人的台南市漫步了
妹妹帶我到了以拍照出名的景點 海安路/神農街
坦白說,這二個地方真的有顛覆我對台南的印象
在這裡真的看到屬於台南的文化底蘊,結合了傳統與現代,
呈現出屬於台南的另一種氣質
讓我都想心動搬回台南住了~~~~~~~~

海安路二旁有很多夜店及BAR
路邊也有很多新潮的裝置藝術
某種程度上,
讓人覺得很像韓國首爾大大小小、讓人流連忘返的咖啡廳
DSC_6211-1

DSC_6186-1

DSC_6189-1

DSC_6190-1

DSC_6200-1

DSC_6204-1  

DSC_6231-1

DSC_6237-1

DSC_6242-1

DSC_6249-1


而和海安路相鄰的卻是彷彿停留在時光的那一頭
有著濃濃懷古風情的神農街

初三台南的天氣實在好到嚇人
我們一行人是被曬到噴汗
幸好神農街裡有裝置遮陽布
不然我想應該拍的照片會更少...(我承認我是嬌貴的怕曬人)

但神農街真的讓人很驚喜
除了一棟棟各有風情的老宅以外
台南人利用舊宅加入現代想法所創造出的火花更是吸引人

 

「神農街」昔日被稱為"北勢街",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,也是"五條港文化園區"最重要的據點。"五條港"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,而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,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。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街道寬度約四米,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、改建不易,許多老屋目前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,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,也見證了"五條港"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。

目前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、街廟、老行業,如市定古蹟"金華府"、"全台開基藥王廟"、四十九號的"永川大轎"、六十七號的"西佛國"等,同時許多著名的民俗活動也都源自於此。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老街,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,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,不但保存了城市的歷史環境,也保存了當時府城港口老舊街道的意象。

走進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,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,除了私人的住宅外,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,讓這條街添加了不少藝文氣息,每到夜晚在昏黃古樸的街燈映襯下,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可說是越夜越美麗,相當值得一遊。
(介紹出處 http://viablog.okmall.tw/blogview.php?blogid=780)


DSC_6250-1

DSC_6252-1

DSC_6254-1

DSC_6267-1

DSC_6268-1

DSC_6272-1

DSC_6274-1

DSC_6276-1

DSC_6281-1

DSC_6284-1

DSC_6288-1

DSC_6291-1

 

在神農街後就讓我用"正午的光不適合拍照"的理由,正大光明躲陽光去了!!!
一直到下午過四點才又再出發~~~
往據說很適合拍照的 巴克禮公園前進

途中經過生產路的花海
好多人在裡頭拍照呀!!!
DSC_6347-1

 

 

巴克禮公園
在網路上看到的介紹,很令人感動 (出處 http://blog.roodo.com/chensumi/archives/3566357.html)

巴克禮公園,一個充滿故事的社區公園,環繞著社區住民的尋常生活與學童朗朗書聲的和諧滋潤,就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對街,崇明國小旁邊,公園沒有圍牆,全區規劃為自然落葉區不予清掃,卻沒有隨意丟擲的垃圾,除了照明設施必要的管線、訪客歇憩的長板凳與跨越小溪渠道的木橋之外,完全沒有破壞自然生態的多餘人工設施,市民可以悠閒坐在大樹底下看報紙、聽蟲鳴鳥叫、靜坐、打太極拳、慢跑,假日有寫生的畫架與攝影的腳架,有戶外禮拜的歌聲,還有學生練團的樂音,白天有高聳的綠樹遮蔭,夜裡有蟲鳴與螢火蟲如繁星一般的光澤,涼風徐徐、花香幽微,三兩居民散步乘涼聊天的閒情逸致,飽滿著都市少有的溫暖人情味。
十幾年前,此地已經被市政府規劃為18號公園預定地,卻因為縣市政府之間的土地所有權紛爭,計畫遭到擱置,圍籬內的枯枝落葉,加上建商惡意傾倒的建築廢棄物,讓居民飽受惡臭與髒亂之苦,背著書包通學的學生,必須掩鼻奔跑而過,直到2002年,崇明里的李仁慈里長穿著雨鞋,騎著鐵馬,拿著鐮刀,跟三位平常一起爬山的山友翻越圍籬,開始動手清理垃圾,一開始,社區居民認為他們腦袋壞掉了,可是里長說,他一直有個夢想,希望公園內被遺忘的河道能夠重見天日,也夢想有一天,他的小孩可以跟鄰家小孩,手牽手,沿著蜿蜒的步道,穿過美麗的公園,平安上學去。


因為這個夢想,社區居民決定跟著里長的腳步,「離開椅子,捲起袖子,彎下腰開始工作」,投入公園清理垃圾的鄰里好友越來越多,總共運走170車垃圾,他們甚至開始整治渠道邊坡,挖出七個水池,當他們親眼目睹河道出現「湧泉」時,里長還跑到圖書館找史料,發現那裡在荷治時期是水塘,荷蘭人取水灌溉,稱為「活水荷蘭埤」,那裡還是竹溪的源頭,日據時期甚至有「夢湖」的美名,這些珍貴的史料讓社區居民士氣大振,封閉近百年,當地耆老口中的荷蘭埤,終於重見天日,大家協力將開挖荷蘭埤所清除出來的石塊,鋪成上學步道,隔年還在河道水岸邊灑下大量的油菜花與波斯菊種子,盛開時的壯觀花海,引來各色粉蝶飛舞,接著在台南市動物防疫所的協助之下,公園開始復育螢火蟲幼蟲,並且在水道旁邊種植大量的野薑花與蕨類、荷花等水生植物,後來這裡命名為「巴克禮公園」,以紀念1875年來台傳教的蘇格蘭人巴克禮牧師,他創辦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「台南神學院」,並將聖經翻譯為台語羅馬音,還從英國募得台灣第一台印刷機,成立台南「聚珍堂」(俗稱新樓書坊),並發行了台灣最早的報紙「台灣教會公報」,在1895年日軍接收台灣時,他還曾經受台南仕紳請託與乃木希典交涉,使日軍和平入城,避免衝突殺戮。

巴克禮紀念公園除了獲頒內政部營建署「台灣優良公園」與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「2005南台灣優質都市景觀園治獎」與「2006國家卓越建築金質獎」之外,今年更挺進到西班牙巴塞隆納,勇奪國際不動產聯盟頒發的「全球建築金獎公共建設類」,在共同認養單位「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」所委託的生態調查報告中,發現公園內有27科39種鳥類,昆蟲類則有6目23科49種,兩棲類3科5種,植物類則有30科58種,猶如一個資源豐富的天然公園,而在東門教會、太平境教會、台南神學院、新樓醫院、長榮中學、YMCA等十數個單位的共同認養之下,這裡將成為台灣教會戶外禮拜的示範公園。

清晨與黃昏,崇明國小的學童背著書包,沿著水岸步道,穿過波斯菊花海與荷花池,這是一條安全又美麗的,而且可能是全國唯一不用父母接送上下課的市區通學步道。

李仁慈里長的夢想,從他穿著雨鞋,騎著鐵馬,翻牆而入的那個夢想源頭啟程,位在台南市四期重劃區的這顆都市綠寶石,正在綻放珍貴的鄰里感情芬多精。

DSC_6354-1

DSC_6356-1

DSC_6358-1

DSC_6364-1

DSC_6370-1


或許是水道、或許是樹種
這個公園讓人覺得不像身處台灣
映射在夕陽之中的公園帶了濃濃的歐洲風情
DSC_6379-1

DSC_6383-1

DSC_6416-1

DSC_6420-1  

DSC_6430-1

DSC_6441-1

DSC_6443-1

DSC_6454-1  

這回台南停留的時間雖然短暫,
但仍可以感覺的出來台南有很用心在規劃相關的景點及活動
趁著最後年假還有二天,不妨來台南走走吧!!!
可以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台南印象唷!!!


台南真有春官網 http://2013spring.tainan.pixnet.net/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nny(晴兒) 的頭像
    sunny(晴兒)

    曉風中的晴天日記

    sunny(晴兒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